发布时间:2021-03-11浏览量:1676次
“十四五”期间,持续改善环境质量,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和城市黑臭水体。——这是今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,对全国大气污染治理的要求。
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在碳达峰、碳中和的新愿景下“十四五”,四川蓝天保卫战怎么打?四川污染防治攻坚战怎么打?
对此,王波表示,“十四五”期间,四川将牵住以降碳为源头治理的“牛鼻子”,统筹推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碳达峰行动,推动“减污”与“降碳”协同增效,实现环境质量改善与应对气候变化“双赢”,让雪山与蓝天同框。
破局 “只有高质量发展才能淌过‘深水区’”
针对结构调整的需求,“十四五”期间,四川将继续聚焦源头减排,保持方向不变,力度不减,加快调整产业、能源、交通、用地“四大结构”,以工业源、移动源、城市面源为重点,全力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。
布局 “推动‘减污’与‘降碳’协同增效,持续巩固提升环境质量”
十四五”期间,四川将继续把大气环境治理作为环境保护重中之重,加大统筹力度,加快治污减排,深化联防联控。王波表示,眼下,四川正在编制《四川省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》《“十四五”应对气候变化规划》,明确全省碳排放梯次达峰时间表、路线图,将碳排放控制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体系,严控新上高碳项目,推动煤炭、钢铁、水泥行业“十四五”率先达峰,支持成都都市圈、攀枝花市等具备条件的地区先行达峰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波近日在接受本报专访时用了三个关键词:降碳、提气、治水。
图片
关键词:降碳
蓝天与雪山同框,气候与环境双赢
“既要完成碳达峰目标任务又要为发展留足空间,这种博弈考验执政者智慧。”王波表示,目前四川减碳主要靠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,但在碳达峰目标引领下,需要更加注重源头预防和以降碳为“牛鼻子”的源头治理,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,追根溯源、系统治理和协同联动。
王波透露,“十四五”期间,四川将编制碳达峰行动方案和应对气候变化规划,将碳排放、气候绩效等因素纳入战略规划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体系,把好低碳准入关,限制化石能源密集型产业过度扩张,将“十四五”煤炭、火电占比降到10%;大力发展和消纳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,构建氢能产业生态圈,打造天府氢走廊、成渝氢走廊。在时间表、路线图上,推动煤炭、钢铁、水泥行业“十四五”率先达峰,支持成都都市圈、攀枝花市等地区先行达峰。
目前,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正在推动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“双控制”,建立碳达峰常态化调度机制,出台大型活动碳中和推广方案,推动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实施碳中和。
图片
关键词:提气
大气治理如同爬坡上坎,越往后越难走。
王波分析,目前四川大气污染治理成果还不牢固,全省工业源、移动源、城市面源污染排放大的局面仍未根本转变。究其根本原因——“还是结构不合理”。
王波表示,针对结构调整,“十四五”期间四川将继续聚焦源头减排,保持方向不变、力度不减,加快调整产业、能源、交通、用地“四大结构”,以工业源、移动源、城市面源为重点,全力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。
“在结构调整的背后,蕴含着生态环境保护倒逼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。只有高质量发展才能趟过‘深水区’。”王波说。
关键词:治水
统筹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,实现水丰水清水活水美
“十三五”期间特别是2020年,四川在打赢重点流域污染防治攻坚战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、水污染防治综合治理和保护等方面精准发力,全省水环境质量创最好水平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四川治水将会有一系列新打法。
王波介绍,四川将充分运用系统观念,统筹干支流、上下游、左右岸,综合考虑流域生态环境问题、症结、对策、措施,增强治水的系统性、整体性和协同性。强化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大保护,借力双城经济圈战略,推动川渝携手做好81条跨界河流的水生态环境保护;联合滇黔开展赤水河生态保护和修复行动,推进生态廊道建设;以打造幸福黄河四川样板为重点,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,补齐基础设施短板,积极探索农村污水治理新模式,解决厕所和生活污水直排入河等问题。
着力推动县级黑臭水体整治、排污口规范治理、重点小流域治理等重点工作,全面开启“十四五”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新篇章。
Copyright © 2020 -2019 成都华意中联展览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 蜀ICP备19018284号-1